金人,或称女真族,是一支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北的游牧民族。像许多古代游牧民族一样,女真族向来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,利用各种机会发起侵略,企图抢夺中原的政治权力与领土。最终,女真族迎来了他们的胜利,他们成功地入主中原,推翻了大明王朝的统治,并占领了紫禁城,建立了满清政权,重现了大一统的局面。这一局面维持了近三百年,直到清朝的衰落。
金人为了扩展自己的领土,的确是孜孜不倦、锲而不舍。他们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,最终实现了称霸中原的梦想。不过,在他们取得最终胜利之前,也曾在与汉人交战时遭遇惨败,几乎陷入困境。历史上许多抗金英雄,如岳飞、于谦、袁崇焕等,都是让金人闻风丧胆的猛虎,他们的英勇抵抗,给金人带来了巨大压力。
展开剩余80%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从建国之初,就确立了发展农业的治国方针,凭此政策,金国的势力逐渐壮大,最终不得不向南扩张。最初,金国的战略重点是灭辽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,金国不得不与北宋建立暂时的合作关系。然而,在击败辽国后,金国的野心迅速膨胀,他们开始毫不掩饰地与北宋对立,展开了积极的扩张行动。
北宋末期,朝中的腐败问题愈发严重,贪官污吏横行无忌,宋徽宗更是昏庸腐化,甚至为了满足个人爱好,不惜花费巨资修建运河,只为运输他所钟爱的花石。宰相蔡京权倾一时,做尽了坏事,其中以王黼的腐化程度最为严重,直接导致了北宋朝政的混乱。而宋徽宗赵佶对国家的危机毫无警觉,专心致志于艺术创作,漠视国事。
此时,国内民众因连年起义而苦不堪言,蔡京及其治国集团便将目光转向了外部,寻求借助外力解决国内危机。随着辽国的日益衰弱,宋徽宗决定趁机与金国联合,一举灭掉辽国,夺回幽云十六州。幽云十六州原是后晋时期,石敬瑭因背叛契丹,与契丹联合,向耶律德光献出了这片土地,以求其支持登上帝位。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后,疆域扩展至长城边,严重威胁中原王朝的安全。
长达160年的契丹威胁,令北宋倍感压力。宋徽宗认为,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时机终于来临,于是派遣使者与女真族进行谈判,并达成协议。然而,宋军的战斗力远远无法与契丹匹敌,几十万宋军出征,却在战场上惨败。最后,还是金兵出手,才成功帮助宋朝击败契丹。尽管金国最终成为了宋朝的盟友,约定的领土分配却并未兑现,金国甚至将燕京的百姓带走,迁往东北。
完颜阿骨打死后,金国政权由完颜晟继承。金国与宋朝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,金国的大将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拒绝遵守先帝的遗命,找借口发动战争。数次进攻中,金军成功俘虏了宋朝的康王赵构,宋钦宗赵佶被迫下令不得得罪金兵。赵构虽然得以归朝,但肃王赵枢代替他留在金国作为人质。
随着金军的持续进攻,宋朝的局势愈加严峻。最终,金军攻破了开封,但宋徽宗和宋钦宗未能逃脱,被金军俘虏并带回金国。金太宗完颜晟命令脱去他们的龙袍,将二人贬为庶民。面对这一羞辱,宋钦宗的侍郎李若水挺身而出,愤怒地斥责金人,并拒绝投降,结果被完颜宗翰命令割喉致死。
此次战败,不仅让宋朝的皇帝被俘,甚至连皇后、亲王、公主等一众皇室成员及大臣、工匠共14000多人也被掳走,宋朝的宝物亦一并被掠夺。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耻,宋室皇族在金国的囚禁生活堪称屈辱,甚至受到了“牵羊礼”等奇耻大辱。这个屈辱的历史时刻深深刻在了南宋的心中,赵构继位后,立志不让这一切白白过去。
赵构建立南宋后,心中充满了复仇的决心。正当南宋急需找到外援时,金国与蒙古的矛盾逐渐加剧。蒙古与金国同为北方游牧民族,实力不相上下。南宋抓住机会,与蒙古展开了联盟,双方决定共同出兵,联手对付金国。1232年,蒙古大军与南宋联军联手攻打金国,最终击溃了金军。金国被围困在都城中,困境愈加深重。
围城战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,金国最终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,向蒙古与南宋投降。当金国投降时,城内的金人已所剩无几。原本700万的金国人口,在这场围困中减少至仅有10万左右。死于战斗、困死、以及被宋蒙联军屠杀的金人,成了这场灾难的牺牲品。
南宋的复仇终于得以实现。金国的皇帝被抓获,并惨遭分尸,尸体被一分为二,分别交给蒙古与南宋。虽然有人认为南宋的复仇手段过于残忍,但对于经历过靖康之耻的宋朝而言,这不过是以牙还牙的平等对待罢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和兴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